点击人数:50 次
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
文章编辑:沈阳燕都医院
沈阳耳鸣专科医院——沈阳燕都耳鼻喉科医院
耳鸣-听力下降-耳聋!你的耳朵正在被耳机 “吞噬”!养成3个耳机使用习惯!
地铁里,年轻人戴着降噪耳机隔绝世界;办公室,白领塞着无线耳机开会听音乐;连走路的老人,耳朵上也挂着耳机听戏曲 —— 耳机早已成了我们的 “体外器官”。但你可能没意识到,那些被你塞进耳朵的声音,正在悄悄啃噬听力,有人20岁就测出60岁的听力水平,有人因长期戴耳机突然 “听不见”,这些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!
很多耳机在音量调到最大时,声音甚至可以达到115-120分贝!这可是火车从你身边经过时发出的声音强度,甚至可以比得上摇滚音乐会现场的音量。而持续2小时120dB的噪音暴露即可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。
这么大音量的刺激会对耳朵造成什么伤害呢?
鼓膜和听小骨受震动:强烈的声音直接震动鼓膜,再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内部的毛细胞。
耳蜗毛细胞无法再生:这些毛细胞一旦受损,是无法再生的,这意味着你可能会经历永久性的听力损失。
持续的伤害: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环境下,毛细胞会逐渐失去功能,听力衰退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还要快,最终影响日常交流。
轻度的听力下降,导致认知障碍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-2倍,最严重的甚至出现阿尔兹海默症。
长时间佩戴耳机可能会增加耳廓和外耳道感染的风险
入耳式耳机直接塞进耳道,会像 “塞子” 一样压迫耳道皮肤,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久而久之形成 “压力性损伤”—— 耳道内壁发红、肿胀,甚至出现溃疡。而头戴式耳机如果佩戴不当,会把声音 “集中” 在鼓膜上,增加中耳压力,诱发中耳炎。
更糟的是,耳朵里的耵聍(耳屎)会因耳机堵塞而无法自然排出,堆积在耳道里滋生细菌,引发外耳道炎。很多人戴耳机后总觉得 “耳朵痒、流脓水”,就是这个原因。而炎症会进一步损伤耳道和鼓膜,让听力雪上加霜。
而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声音环境中,带来的不仅仅是耳鸣和听力下降等直接的耳部问题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与噪音相关的健康隐患,包括缺血性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睡眠障碍、情绪烦恼以及认知障碍等。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健康问题,实际上都与长期的噪音暴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
3 个 “护耳习惯”让耳机和听力和平共处
环境噪声不要大于60分贝:如在嘈杂环境(如地铁、商场),不建议长时间佩戴耳机。国际听力协会推荐的安全标准: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%,每次佩戴不超过 60 分钟。
优先选头戴式降噪耳机:它把声音 “扩散” 到外耳,对鼓膜压力更小,比入耳式损伤风险低 40%。入耳式要选 “合适尺寸”:耳塞太大压迫耳道,太小容易漏音(导致你不自觉调高音量),建议选带不同尺寸耳塞的款式,确保贴合但不挤压;注意耳机的清洁: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,降低感染风险。
睡觉时佩戴耳机会增加耳部结构损伤的风险,进而引起外耳感染;同时睡眠状态下佩戴耳机,不仅会使内耳毛细胞一直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,导致听力疲劳,最终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,还会因为持续的声音刺激使大脑处于浅睡眠状态,影响睡眠效率,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变差